明朝败家子

独孤天山

网游小说

弘治十一年。   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。   此时朱厚照初成年。   此时王守仁和唐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一千零九十二章:苛政猛于虎

明朝败家子 by 独孤天山

2019-3-5 14:10

('
  去保定……
  弘治皇帝沉默了。
  他看着眼前这个汉子。
 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人,并不起眼。
  可现在,他的眼眶通红。
  家里的两个妇人,也早已哭红了眼睛。
  在这小小的木屋里,还有一个灵位,灵牌前燃着香,依稀可看到先父之类的字眼。
  也即是说,这个汉子的父亲已经故去了。
  这个家里,只有他这么一个男人。
  这是家中的顶梁柱,十之八九,还有唯一的一个。
  没有人喜欢背井离乡,尤其是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丢在家中。
  且不说,两个妇人在此,会有多少的不便,一个男儿,又怎么忍心,离家而去呢。
  弘治皇帝沉默了。
  他有曾祖母,有妻子,他无法想象,当自己需要离开他们时,自己会有多么的痛苦,而周氏和张氏,又会怎样的肝肠寸断。
  想来……若不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,是绝不会离家出走的。
  “保定?”弘治皇帝语气异常的冷静:“去保定做什么?”
  “给人铺路,有三两银子的工钱。”汉子似乎不喜欢被人多问。
  弘治皇帝却凝视着汉子:“通州不好吗?朕……我听说……在通州,贫苦的百姓,都会发放银劵……”
  汉字古怪的看了弘治皇帝一眼:“你是外乡人吧?”
  弘治皇帝:“……”
  萧敬不禁道:“大胆,你这般放……”
  弘治皇帝突然眼睛赤红,额上青筋暴出,他怒了。
  于是厉声对萧敬道:“滚开!”
  萧敬一愣,顿时大气不敢出,忙是退后。
  方继藩站在一旁,像看智障一般的看着萧敬,这位萧公公,真是越老越糊涂啊。
  弘治皇帝道:“我是京师来的。”
  “这就难怪了。”汉子似乎看出了蹊跷,眼前这个人,很是不凡。
  好在汉子没有疑心其他,以他的见识,更不可能会怀疑,站在自己的面前的,乃是天下人的君父。
  汉子道:“什么银劵,分明是害人劵。”
  弘治皇帝听到害人二字,面上浮出了愧疚之色。
  汉子咬牙切齿道:“本来,在这通州,小的还能有一口饭吃,从前在码头,给人做脚力,虽勉强果腹,却也不至于让一家老小饿死,听说保定府是个好地方,可终是舍不得家母和家种的糟糠之妻。可自从那些狗官们,发放什么银劵之后,这日子便没法过了。”
  “起初,他们收商税,这运河里的商贾,缴了税,却没得任何好处,有的小商贾,觉得买卖无法维持,索性也就收手,不做了。剩余的,便拼命的压低工钱,这商税,终究还是收到了小人这样的人身上。”
  “此后又说百姓们日子不好过,发放银劵,不少人,还感恩戴德,都说,这知州和知县,实是个好官,爱民如子。可哪里知道,银劵确实是发了,还说凭着银劵,便可买柴米油盐,可是……一下子,这么多人手里都有银劵,就只三五天之内,通州的物价,便飞涨,可怕到了何等地步,你知道吗?以往一斤米,三十个铜钱,可没过几日,一斤米,便是一两银子的银劵都买不到了。”
  弘治皇帝皱眉,他无法理解:“这是何故?”
  汉子哪里知道,这是何故啊。
  方继藩却道:“这是通货膨胀。陛下想想看,市面上的柴米油盐,暂时只有这么多,可突然之间,大家手里都有了银劵,可以想象,这物价会攀高到什么样子。”
  弘治皇帝似懂非懂,他似乎觉得,好似自己在国富论中,看过这样的理论。
  生产没有增加,供应也没有增加,市面上却多了无数的钱钞。
  “可是……这些银劵,是可以在将来,兑换真金白银的啊。”弘治皇帝皱眉。
  方继藩微笑道:“对于寻常百姓而言,他们是等不到兑换真金白银的,想来,用不了多久,这些银劵,就会滚雪球一般,到少数人手里。”
  “不错。”汉子依旧咬牙切齿:“市面上,物价飞涨,一斤米,竟要一两银子的银劵,才买得到,所谓的发放银劵,到头来,可能一家老小,连半斤米都买不到,城中的富户,还有城外的士绅,只用些许的粮食,手里便攥着大把的银劵。百姓们何尝不知道,银劵将来可以兑换银子,可很快,大家发现,不但银劵购物,物价飞涨,便是真金白银去购物,价格也涨了不少,大家本就是饱一顿饿一顿,不吃粮,会死人的,除了那些富户和士绅,谁还有闲心,将银劵存起来。”
  “这物价一暴涨,那些手里有粮的,便更加囤货居奇了,他们往二两粮里,可以掺八两沙子和香灰,寻常百姓家,哪怕从前家里还有一些家底的,为了活命,也不得不掏出来,你说,这日子,还过得下去吗?”
  弘治皇帝的面上,已是乌云笼罩。
  他攥着拳,沉默了很久:“为何没有人去附近的州县购了粮来。”
  “哪里有这么容易。”汉子道:“且不说,本地的士绅,在此盘根错节,怎么肯允许外商来搅合,这寻常的百姓,难道为了去多买几斤米,还要走上几百里的路往返吗?哎……我是日子实在没法过了……在码头里做脚力,以往还能勉强一家人不饿肚子,可现在……自己都难以养活了。”
  “人们都说,只有到了保定府,才会有好日子过,不去保定府,这日子,真没法过了啊。”
  弘治皇帝已是气的哆嗦。
 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:“知州杨一清,我听说是个爱民的好官,他怎么会容许……”
  汉子呸的啐了一口,不屑道:“什么好官,无论什么官来,真正办事的,还不是那些小吏,他的眼皮子底下,到底发生了什么,谁知道?能和他往来的,哪一个不是士绅,这些士绅,大量的收购银劵,而后从他手里,兑换真金白银,这是何等的暴利,多少人挣了个盆丰钵满,他们自然会夸赞这是善政。那些小吏,早就和士绅沆瀣一气了,这些上任的狗官们,还不是个个凭借着什么来治理地方,小吏说什么,他们自是信什么,这上上下下的人,不是富的流油,便是聋子和瞎子……”
  汉子道:“时候不早,我要出发了,再迟,明日都到不了保定府……”
  弘治皇帝无法想象,此时天光亮了一些,他已可以看清汉子的面容,这汉子面有菜色,两个妇人,也是面黄肌瘦。
  这通州,乃通衢之地,谁曾想,就在这天子脚下,竟是有人饥寒交迫至此。
  弘治皇帝道:“我也正想去通州,不妨同行。”
  说着,弘治皇帝本想取一点银子出来,可细细一想,在这里……只怕银子的用处,暂时不大了,他转过头,看着萧敬:“可带了干粮吗?给他们家中,留一些吧。”、
 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,却觉得眼睛有些泛红,一团泪水在打转。
  很多事,是他无法想象的。
  他本以为,可能通州是变好了,但是绝没有那满朝文武所吹嘘的那般好。
  可哪里想到……新政……竟成了苛政。
  商税收了来,最终……却是一地鸡毛。
  萧敬忙是取了一些干粮,留下来。
  汉子见状,再无敌意,千恩万谢。
  他和妇人们告辞,而后随着弘治皇帝一道往保定去。
  出了保定城,却发现,朝向保定的坎坷道路上,竟有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,拖家带口,亦是同路。
  弘治皇帝面色铁青。
  方继藩只是苦笑,他心里却是忐忑起来,保定府……会是什么光景呢,欧阳志,你可别害为师啊。
  
('
##第一千零九十三章:圣驾入保定
('
  沿途,弘治皇帝一声不吭。
  萧敬顿时变得胆战心惊起来。
  他觉得有不好的事发生。
  或许是这些年流年不利的缘故。
  萧敬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了。
  以往的自己,总能知道陛下的喜好,陛下一个挑眉,自己便晓得陛下是什么心思。
  可现在…陛下变了。
  他的心思,自己开始猜测不透。
  这不但使自己不安,还使从前总能游刃有余、轻松应付着宫里和宫外,到了而今,却越发的吃力起来。
  这一路,本是坐车的,只是这车,远不及四轮马车,太过颠簸,弘治皇帝索性下车步行。
  方继藩却不肯下车,虽然颠簸,可是能省省走路的力气,挺好。
  萧敬尾随着弘治皇帝。
  弘治皇帝突然道:“通州所发生的事,为何厂卫,没有奏报,物价涨成了这个样子,厂卫……”
  萧敬心寒,他解释道:“陛下,新政的事,奴婢不懂。而且这新政的两个州府,事关重大,陛下早有旨意,厂卫不得干涉,新政一切都是新鲜的,奴婢哪里敢妄言新政的州府的长短,再者……”
  萧敬不傻。
  稍有脑子就可以看出,保定府和通州,表面上是各自推行新政,可实际上,却是西山和百官之间的角力。
  虽然萧敬偶尔也说一些方继藩的坏话,可凡事都需点到为止,方继藩将新政看的如此之重,首席大弟子尚且都安插了去,竭尽全力的给予支持,力度空前,在这上头,坏人好事,这就是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,自己若是不小心,被人下毒怎么办?自己的干儿子们,突然在外被人绑了怎么办。自己在外朝,还有两个侄子,他们突然掉进了井里怎么办?
  萧敬只是个宦官,他很清楚自己的立场,自己就是陛下的奴仆,虽有自己的喜好,却也必须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。
  方继藩不好惹。
  杨一清就好惹吗?
  这杨一清可是名臣,被士林寄以厚望,百官大多属意此人,便连内阁,对他也有所偏好,欧阳志用吏为官,这几乎是掘了读书人的祖坟,厂卫若是也插手进去,可能一时倒是痛快了,或者在陛下面前,能愉快的刷个脸,得陛下一句褒奖。
  可是……长远来看,那些曾如日中天,不可一世的权宦,哪一个最后有好下场的。
  所以……萧敬对于新政的态度,格外的谨慎,有些事,他压根不想知道,知道的越多,得罪的人可能就更多,他还想以后好好的养老呢,不求权倾一世,可至少,临到老来,别突然横死街头。
  弘治皇帝显然对于萧敬的解释,是很不满意的,他冷哼一声:“无用之极。”
  “是,奴婢万死。”萧敬立即请罪,毫不含糊:“奴婢大错特错,恳请陛下责罚。”
  唯独可以得罪的,只有弘治皇帝。
  陛下心软、宽厚。
  是个好人。
  相比于那些满口仁义的大臣和读书人,相比于天天说为国为民,以方继藩为首的西山大臣和学人,别看他们个个都笑嘻嘻,整起人来,那都是一个赛一个的狠,不但杀人不眨眼,还诛心,还教你遗臭万年。
  萧敬早琢磨透了,陛下才是最老实的那个,虽说天子不可欺,可没办法呀,这个柿子软一点。
  萧敬一见弘治皇帝依旧脸色铁青,忙是眼泪啪嗒:“陛下辜负了陛下的洪恩,奴婢……愿以死谢罪。”
  弘治皇帝拂袖:“朕要尔何用,要厂卫何用,你成日说死罪,那么就死吧。”
  说着,加急了脚步。
  这一次,是真的震怒了。
  萧敬一愣,心里却很踏实,陛下虽然这样说,可还是不会舍得自己死的,他是个重感情的人啊,于是快步跟上去,可怜巴巴的样子。
  弘治皇帝的心思却很乱,一行人转眼,便至容城县。
  一到了保定的容城境内,就完全变了模样。
  新修的道路开始出现,虽是道路窄小了一些,只容许两车通行,可这柏油的道路,顿时让车马好行走起来。
  远处,则是一片片的麦田,麦田里的庄稼,竟是长势不错,农夫们挖了许多的沟渠,对田地进行灌溉。
  这麦子……
  弘治皇帝倒也不是五谷不分之人,他下意识的走入了田埂之中去,几乎每年,弘治皇帝都需去祭祀地坛,而后象征性的挖挖土,表示天子对于农耕的重视,何况他还去过西山……
  弘治皇帝弯腰,摸了摸这矮小却粗壮的麦秆,此时麦子还未熟,不过却可见,到了秋收时节,可能要大丰收了。
  他心里的郁闷之情,顿时消散,朝方继藩招招手。
  方继藩忙是上前。
  弘治皇帝道:“这麦子,似有不同。”
  方继藩道:“听说,是用了屯田所最新培育的新麦种。”
  弘治皇帝颔首:“这就难怪了,为何朕一路来,在其他的府县,不曾见过这样的麦种?”
  方继藩道:“屯田所研制不易,所以这麦种,比寻常的麦种要贵一些,其他的府县,舍不得种植吧。可保定不一样,听说保定的粮价颇高,有利可图,需求量也是极大,因而催生了许多士绅,愿意高价雇人种植新麦种,不只如此,他们还舍得投入新的农具,并且组织人力挖渠灌溉,还有,听说附近的河堤,府县里,也重新组织人进行了加固,所以没有河水泛滥之忧,于是,人们就更舍得投入了。容城县令,好像叫梁敏,此人从前是个书吏,治河有一套,府里专门拨付了一笔银子,就用来兴农的,包括了修建水库,加固河堤,对一些田地引水灌溉,还有引入大漠的种牛,还有与屯田所进行合作,根据保定府的情况,培育新的良种……”
  弘治皇帝恍然,想不到在这背后,竟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:“这里的麦田,更密实,却不知到时亩产有多少,到时,要报到朕这儿来。”
  方继藩道:“陛下,这是张信三号麦苗,去岁的时候,用的是张信一号,亩产可达六百五十斤。以往,能亩产四百斤,就已算是不少了。”
  这产量,竟是提高了近一倍。
  方继藩到了保定府之后,整个人精神饱满,仿佛原地复活一般,他如数家珍的道:“以往,务农就是靠天吃饭。可现在,依旧还是靠天吃饭。正因为靠天吃饭,且粮价又起伏不定,这就导致,哪怕是大士绅,也不愿意大量的投资自己的粮地,陛下想想看,这耕牛,新的农具,高产的秧苗,可都是要银子的,且不说未来长势如何,单说若是遭了虫害、旱灾、水灾,哪一样,都是让人血本无归的。哪怕是丰收了,若是粮价暴跌,岂不也是损失惨重?”
  “士绅们,心里都有一个算盘,这些人,比商贾还锱铢必较呢,毕竟,这世上,像儿臣这般,心里只想着为国为民的人不多了。”
  弘治皇帝瞥了他一眼:“正题。”
  “噢。”方继藩便继续道:“因而,想要让人愿意务农,且愿意投入,精耕细作,增加产量,官府要做的事,不是放任不管,而是要有所为。比如加固河堤,可防治水患;兴建水库和灌溉的沟渠,是防止旱灾。引入屯田卫的校尉和力士,是寻求防治虫害以及提高产量。再加上,修了路,路通了,哪怕是再偏僻的地方,也可保证,粮食可随时送去市场兜售,足以保障收益。有了这些,那些士绅,还有寻常的农人,才舍得给自己的田地投入,投入越多,花费的心思越多,这粮产才可高涨,这也是为何,保定府大量的土地,转化成了道路和其他设施之后,粮产非但没有剧减,却还是日益攀高的原因。”
  弘治皇帝听罢,恍然,这……不就是富国论中的内容吗?
  “有所为,有所为……”弘治皇帝口里念着。
  弘治皇帝直起腰来:“这县中农事,不错。”
  至少……通州的麦田,让弘治皇帝心里舒服了一些。
  他回到了大路上:“走吧,去容城县看看。”
  远处,那汉子,坐在车上,似乎还在为背井离乡而郁郁不乐。
  弘治皇帝面带笑容,打起了精神,朝那汉子招手。
  这汉子叫常成。
  弘治皇帝道:“你是去保定府城,还是容城?”
  常成道:“我有不少的同乡,都在容城县的一处作坊里做事,此次,就是要投靠他们。”
  弘治皇帝打起精神:“正好,我们又是同路,一道去吧,我也想见见你们的同乡。”
  常成则心里嘀咕,这一路,一行人虽是朴素,餐风饮露的,可瞧弘治皇帝的做派,却不似寻常人,可若说不寻常,又不知他们到底经营什么。
  好在,他只是寻常的百姓,自然不会往深里去想,一路来,弘治皇帝都表现的和气,常成自然也对他客客气气:“这样也好,就怕让大叔见笑了。”
  大……大叔……
  弘治皇帝面上的笑容,有些僵硬。
 
  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